新聞中心
一家以高科技為依托,集科研、開發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獸藥GMP制藥企業
從“肉元寶”到“豬魔咒”,養殖戶都經歷了什么?
發布時間:
2022-01-07
從“肉元寶”到“豬魔咒”,養殖戶都經歷了什么?
剛剛步入臘月,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回家過年了,由于現在買東西格外方便,所以在過年之前,人們并不會提前一二十天開始囤積過年的物資,消費方式和觀念的變化也影響到了物價的波動。
豬肉是居民日常消費中比較關心的農副產品,豬肉價格的漲跌與各類農產品,尤其是糧食的價格漲跌有很大關系。在很多人眼中,豬肉一直是剛需,所以豬肉的價格一度上漲快速,在養殖戶眼中,可以算得上是“肉元寶”。
除了原料成本外,**終決定豬肉價格漲跌的因素,還是市場供應量。1月4日國內的生豬價格,達到了元旦過后的**價,全國絕大部分省份跌幅均在0.1元以上。
從數據統計來看,豬肉價格的下跌力度還在增大。1月4日的生豬價格呈現25跌3平的狀態。很多養殖戶本以為在元旦到春節期間能夠狠賺一波,但沒想到今年的豬肉價格上漲趨勢毫無動力。
無論是南方市場,還是北方市場豬肉價格的跌幅,都超出養殖戶的預想,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甚至不足14元每公斤。
國內除了規模養殖的企業,大部分豬肉是養殖戶散養。豬肉價格低,大面積虧損后不養了,供需失衡再暴漲,這就是豬魔咒。
去年臘月毛豬價格,從十八九每斤突然跌倒15元左右,大部分人接受不了。當時能賣的豬大約三百來斤,據一位養殖戶所說:去年春節后,家里的豬實在養不動了就忍痛賣掉了,賣完了心在滴血。
不過大部分人都壓欄到過年以后,結果又從15元每斤掉到十二三元。與年前相比更接受不了,還有大部分是二次育肥,成本大約是12元每斤,幾乎是跌到了成本價。
好多養殖戶繼續壓欄,一直到五月份,豬一天漲一斤多。這時候真的是五百斤的牛豬,此時的大肥豬只吃飼料不怎么長肉了。養殖戶在血賠之后只能集中拋售,導致五六月份的豬價再次暴跌。
兩個月的時間牛豬大部分賣完了,加上七八月收儲,豬價來到了8元。生豬的料肉比是在2.8-3之間,按照農村農業部**新數據,豬飼料**新價為3.62/公斤。
今年生豬養殖飼料成本較高,約占生豬價格的60%左右。據此計算,生豬價格大約可以賣到17.5元每公斤。
目前四大養殖企業牧原、正邦、新希望、溫氏的養殖成本分別是15、19.5、17、20,都處于比較高的位置。正常年度優質企業的養殖成本是12元/kg,相對于現在的豬價來說可以說是血賠了。
一般情況下,養殖成本在8.7-10塊之間豬價可以跌,跌兩塊都可以的,但是垮的是散戶不是大公司。
**后的結局,就是躲過18年豬瘟洗禮的散戶,又被資本的浪潮給卷走。于是大公司借著一只只黑天鵝,兵不血刃的從大量散戶手里收走了養殖份額。
而豬肉價格在市場規律的天平作用下,價格再次回歸理性。但如今情況又不同了,今年的豬價下跌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想。
拖累整個豬價的就是去年高價夠不到的肥豬大豬,前面有年關前壓欄的大豬壓欄,后面是已經到達出欄標準的標豬沒法出欄。
從2月一直到6月,瘦的標豬活活養成了肥豬牛豬,天氣炎熱豬長膘是更加深了豬價垮塌的節奏。
沒人愿意要肥豬,市場需求是瘦豬,所以年關是**后出欄時機,過了就壓手里了。一直到現在,豬肉在經歷了元旦假期小幅度上漲之后,又來到了繼續跌落的狀態。
價格**終是由供需來指導的,只要供給還大于需求,價格的下跌就不會結束。那么價格下跌的底線,必然跟成本有關系。
一般低于成本一定值,達到了養殖戶心中承受的極限,那么即使還有過剩產能,也可以通過,直接屠宰能繁母豬來達到去產能的過程,所以**價格肯定會受到成本上升的影響。
消費端口沒有什么大波動,生產端口價格跌成這樣,感覺在收割農散戶。如果生產端口持續一段時間,大量急著脫手保本,以及后期不養。
大廠在壓著一部分產能,等小散戶拋售的影響周期結束,大廠控制生豬苗的價格,提高門檻,豬的價格就會再次上漲起來了。從目前來看國內的收入價格來看,很難有再次大漲的可能,春節前小漲還是會有一些可能的。
結語
雖然9月份始慢慢就到消費旺季了,但是目前市場上的豬是真的很多。今年總體來說,大概率出欄數超7億頭,價錢肯定上不來,高價豬高價肉幾乎不可能的了。
或許到了春節之后,考驗養殖戶的時刻才會真正來臨。
上一個:
更多新聞
聯系我們

青島中仁動物藥品有限公司

中仁水產